【 一歲寶寶三餐食譜 】一歲嬰幼兒可以吃什麼?爸媽必學的飲食須知及備餐技巧一文看清
寶寶一歲只要減少調味、均衡攝取蛋白質與微量元素,再搭配聰明的備餐技巧,就能輕鬆為健康成長打下最堅實的基礎!
先讀須知:一歲寶寶 飲食基本原則
一歲後的 寶寶雖然仍需奶類作為營養來源,但他們的主食將慢慢轉向固體食物,這也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關鍵期。掌握以下幾個核心原則,就能讓備餐更安心。
一歲BB的營養/熱量需求(蛋白質、鐵、鈣、維生素)
一歲寶寶逐漸開始學行,他們的活動量也隨之增加,每日所需熱量約為 900~1,000大卡,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大幅提升。
除了要確保足夠的熱量來支持他們的活動量,以下幾種關鍵營養素不能少:
- 蛋白質:細胞和肌肉成長的基礎,可從肉類、魚類、豆腐、豆類或雞蛋中攝取。
- 鐵質:幫助造血與腦部發展,紅肉、雞肉、深綠色蔬菜、豆類都是好來源。
- 鈣質:骨骼和牙齒發展的重要元素,牛奶(滿一歲後可飲用全脂鮮奶)、乳酪、深綠色蔬菜都是補充鈣質的好幫手。
- 維生素:各類維生素(尤其是維生素A、C、D、K、B群)都藏在多樣化的蔬菜、水果、全穀物中。讓寶寶嘗試不同顏色、種類的蔬果,能確保營養均衡。
食材選擇與安全注意
在食材的選擇上,我們追求的是「天然、新鮮、多樣化」。
每週盡可能讓 寶寶 嘗試不同種類的主食、蔬菜、水果和蛋白質來源,確保 營養豐富又多元,且以當季、新鮮的原型食物為主。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、罐頭食品或即食餐點,因為通常含有過多的鹽分和不必要的添加劑。
一歲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還在發展,一定要將食物切成適合入口的小塊狀(如指甲蓋大小),或搗成半固體或泥狀才能食用。
調味原則與鹽糖控制
一歲仍屬於「清淡飲食期」,建議飲食以「原味」為主,勿放過多的調味料。
- 鹽分:寶寶的腎臟發育尚未完全,過多的鹽分會造成負擔。建議一歲前完全不加鹽,一歲後也應盡量以食材天然的味道為主,偶爾少量加入天然辛香料(蔥、薑、蒜)或檸檬汁來提味即可。
- 糖分:「最好不要!」糖分只會增加熱量,沒有營養價值,且容易養成寶寶對甜食的依賴。市售的含糖飲料、甜點、零食都應避免。
- 油脂:適量的健康油脂(如橄欖油、酪梨油)對寶寶大腦發育是必需的,可以在烹調時適量加入。
從7個月加固食譜到一歲餐單的轉變重點
7~12個月間是從泥糊狀逐漸過渡到軟塊狀食物的關鍵期。到一歲時,寶寶的咀嚼力與吞嚥能力已能接受 細碎軟固體食物,甚至可與家人共餐。
此時可讓寶寶嘗試用湯匙自行進食,訓練手口協調與自主性。
一歲寶寶可以吃什麼?三餐+點心設計流程
一歲寶寶通常一天需要「三正餐」搭配「一至兩次健康點心」,以穩定供應他們成長與活動所需的能量。
早餐篇
早餐應提供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優質蛋白質,讓寶寶有活力開啟一整天。
推薦食材:全麥吐司/麵包(去邊切塊)、雞蛋(水煮蛋/蒸蛋/炒蛋)、優格、水果(香蕉、藍莓)、燕麥片、粥品。
範例搭配:
- 原味優格拌入水果丁+一小塊全麥吐司。
- 雞蛋蔬菜軟麵/粥+幾塊蒸南瓜。
午餐篇
午餐可以選擇容易消化且豐富的組合,建議包含主食、蔬菜和蛋白質。
推薦食材:軟飯、麵、義大利麵、雞肉、魚肉(去骨去刺)、豆腐、各類時令蔬菜。
範例搭配:
- 雞肉蔬菜拌軟飯(將肉和菜切碎後拌入軟飯)。
- 小塊水煮義大利麵+番茄豆腐泥。
晚餐篇
晚餐同樣要營養均衡,但建議不要給予過多不好消化的油膩或高纖食物,以免影響夜間睡眠。
推薦食材:白米飯/粥、瘦肉泥、魚肉、根莖類蔬菜(紅蘿蔔、馬鈴薯)、深綠色蔬菜。
範例搭配:
- 清蒸魚肉丸+少許蒸地瓜+切碎菠菜。
- 海鮮蔬菜粥(避免殼類海鮮)。
點心篇
點心是用來「補充營養缺口」、「訓練咀嚼能力」,不是純粹的零食。應選擇天然、低糖的健康食物,建議安排在午晚餐之間或上午時段。
推薦食材:水果(切塊)、乳酪塊、原味優格、牛奶、水煮蔬菜條(如紅蘿蔔、小黃瓜)、少量無調味海苔。
小提醒:點心份量不宜過多,以免影響寶寶正餐的食慾哦!
一歲寶寶三餐食譜參考,輕鬆搞定7天的料理困難
| 周一 | 週二 | 週三 | 週四 | 週五 | 週六 | 週日 | |
| 早餐 | 雞蛋豆腐蒸糕 + 香蕉泥 | 蒸南瓜泥 + 原味優格 | 牛奶燕麥粥 + 藍莓
| 全麥吐司條 + 酪梨泥 | 鮪魚(水煮罐頭)蔬菜三文治(去邊切小塊) | 蔬菜雞蛋軟麵 | 雞蓉玉米粥 |
| 午餐 | 牛肉菠菜 拌軟飯 | 豆腐排 + 水煮紅蘿蔔塊 | 蕃茄魚肉 義大利麵 (碎魚肉/醬) | 清蒸鱈魚 + 香菇蔬菜粥 | 豬肉碎燴飯(低鹽醬油微調味) | 雞肉蘑菇燉飯 | 水餃(切開) + 清湯 |
| 晚餐 | 馬鈴薯泥 + 牛肉泥 | 蔬菜雞肉丸子 湯麵 | 雞肉蔬菜 炊飯 | 三色蔬菜烘蛋 + 軟飯 | 蒸蛋 + 清粥 | 吻仔魚豆腐煲(稀飯) | 豆腐湯麵 |
| 小點心 | 小番茄 + 乳酪塊 | 少量米餅 + 水 | 蘋果泥 + 無調味海苔 | 無糖小饅頭 | 原味優格 | 蒸地瓜塊 | 香蕉鬆餅 |
一歲BB餐單備餐技巧,上班媽咪也能快速完成(7個月到2歲都適用)

身為忙碌的現代爸媽,時間就是金錢!掌握以下三個備餐技巧,助你在週末花少少時間,就能搞定一週的寶寶餐!
技巧1:事先準備法
利用週末將紅蘿蔔、洋蔥、南瓜等耐放的蔬菜清洗、去皮、切成小丁或小條;將肉類分裝成一次的份量,分別冷凍。
接著熬煮一鍋天然無鹽的雞骨或蔬菜高湯,分裝成小份冷凍,這是煮粥、燉飯、煮麵線的最佳基底。
如果還有空閒,不妨自製少量無調味肉鬆、魚鬆或烘焙雞胸肉泥,隨時可拌飯或拌粥。
技巧2:一鍋多變化料理法
煮飯時在電鍋中層蒸籃放上切好的蔬菜、肉塊或蒸蛋,這樣飯煮好了,主食、配菜和蛋白質也同步完成了!
除了這個小妙招,還能事先煮好一大鍋「原味基底粥」。想吃肉粥時,拌入肉鬆;想吃蔬菜粥時,加熱後再將先前切好的蔬菜丁放入;想吃海鮮粥時,則加入魚肉泥。
技巧3:分餐與保存法
分餐保存三原則「分裝、冷凍、保鮮」,只要好好運用,一周只需準備一次就能搞定所有寶寶餐。
- 份量分裝:利用矽膠分裝盒分裝,將烹煮好的副食品/餐點,依照寶寶一餐的份量分裝好。
- 快速冷凍:將分裝盒迅速放入冰箱冷凍。需要時只需取出所需的份量,微波或隔水加熱即可。
- 保鮮期:建議冷凍保存不超過一週,以確保食材的新鮮度與營養。
媽咪廚房神器推薦,寶寶餐準備好輕鬆
矽膠分裝盒
這是事先準備法的最佳幫手!耐高溫、可冷凍、可微波的食品級矽膠材質,讓你從冷凍庫到加熱一氣呵成,完美鎖住每一份餐點的新鮮。
蒸煮多功能鍋
集蒸、煮、燉、加熱於一身。對於忙碌的上班爸媽來說,只要將食材丟入,設定好時間,就能輕鬆完成一餐,是省時省力的神器!
像是韓國廚具 Neoflam Steam Plus Pan 蒸煮多功能鍋可以讓你蒸蔬菜、魚肉的同時底下煮粥或燉湯,一鍋多用途,節省時間與清洗工作。又或是同品牌 Neoflam Fika的其他系列,標榜無毒、安全、耐用、多功能,也一樣是備餐時的好夥伴。
Baby & I Bellable 學習餐具
來自韓國的 Baby & I 以可愛的設計、高品質的材質、實用的功能和便捷的收納方式聞名,產品皆韓國製造,更獲韓國國家級KC安全認證。
Baby & I Bellable 學習餐具 以圓形平滑設計,且考慮到嬰兒安全,屬於「一口」份量。餐碗還有容量與刻度的貼心設計,幫助爸爸媽媽掌握餐食。
在訓練寶寶自己吃飯方面 也有 Baby & I Bellable 學習吸盤碗連蓋,能牢牢將碗盤吸附在桌面上,讓寶寶練習用餐時不易打翻,不僅提升寶寶吃飯意願,也降低爸媽的清潔負擔。
常見問題
寶寶挑食、拒吃蔬菜怎麼辦?
最常見的方式會將蔬菜切碎、打成泥,偷偷藏進寶寶喜歡的粥、蛋、肉丸或鬆餅中。又或是將食物擺成可愛的形狀(如星星、動物),搭配有趣的餐具,讓吃飯變成一個樂趣。
最重要的是「以身作則」!如果寶寶看到爸媽也吃得津津有味,他們也會更有意願嘗試。
若BB有食物過敏,餐單要如何替換?
如果寶寶對特定食物有過敏,請務必諮詢兒科醫生或專業營養師。在替換餐單時,要確保替換的食材也能提供相同的營養價值。
像是牛奶過敏可以用豆漿、米漿或專用配方奶替代;雞蛋過敏可增加肉類、魚類或豆腐的份量,以補足蛋白質。
寶寶每餐份量怎麼拿捏?
一歲寶寶應採取「少量多餐」原則。最準確的份量是觀察寶寶的「飽足訊號」,當他開始轉頭、推開食物、玩弄餐具時,表示他已經飽了,請不要強迫 餵食。
2-3歲幼兒食譜 有哪些?
2-3歲幼兒基本上可以吃成人的食物,但仍需避免過硬或易噎的食材,可嘗試製作迷你漢堡(全麥麵包+自製肉餅)、彩虹蔬菜炒飯、親子丼、自製迷你披薩等,不過調味仍要保持「低油、低鹽、低糖」。
Doremi3babies香港嬰幼兒用品專門店,爸媽育兒路上的最佳幫手
在育兒路上我們不僅提供最優質安心的寶寶餐具、鍋具等廚房神器,更致力於分享專業又溫暖的育兒知識,希望讓每一位爸媽都能優雅、從容地面對挑戰。無論是備餐的困惑還是育兒的日常點滴, 都記得鎖定 Doremi3babies 的網站與社群,獲取更多安心專業的育兒資訊喔!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