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新手爸媽,可能會對BB的發展充滿疑問,例如:「BB幾時先會識翻身?」、「有咩方法可以幫助BB練習轉身?」。
其實翻身係BB成長中一個重要嘅里程碑,代表佢哋嘅肌肉發展、平衡感同探索能力都進步緊。今次Doremi3babies就同大家拆解6個關於BB翻身嘅小知識,同你陪住BB一齊成長!
BB幾個月會翻身?
2-4個月:開始探索身體
BB大約2個月開始,已經會嘗試郁動身體,例如轉頭、抬起手腳,甚至偶然側翻。
不過,呢個時期嘅翻身通常唔係「有意識」去做,而係因為肌肉開始發展,動作未夠協調。
4-6個月:學識自主翻身
一般嚟講,寶寶在4-5個月,就會開始嘗試由仰臥翻到側身,甚至可以成功翻到趴著。
6個月左右,部分BB已經可以由趴住再翻返去仰臥,形成完整嘅翻身動作。
7個月以上:翻身變得流暢
當BB發展得更好,肌肉更加有力,加上協調性提升,佢哋可以更加順暢地來回翻身,甚至用翻身作為探索世界嘅方法。
新手爸媽必須知道的嬰兒發展階段
BB由初生到學識翻身,係一個連貫發展嘅過程。要知道BB幾時會翻身,首先要了解寶寶的發展階段,了解他們的肌肉發展變化:
- 0-2個月:頸部開始有力,趴住時能稍微抬頭,這也是嬰兒抬頭的階段。
- 3-4個月:可以控制自己嘅頭部,會用手推撐身體,甚至偶然轉身。
- 5-6個月:學識由仰臥翻側,再到趴住,翻身動作逐步完善。
- 6個月以上:翻身變得熟練,並開始準備學爬行。
如果BB超過6-7個月仍然完全無翻身動作怎麼辦?建議向兒科醫生查詢,睇下有冇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訓練。
BB翻身之前會有什麼徵兆?
好多爸媽會問:「點樣知道BB準備翻身?」其實,BB翻身前會有啲明顯嘅動作變化,爸媽可以留意:
喜歡側躺
BB會由仰臥姿勢轉做側躺,呢個係翻身前常見嘅準備動作,表示 寶寶可能 開始探索身體控制能力。
抬頭動作越來越穩定
當BB趴住時,可以穩定地抬起頭並保持一段時間,代表頸部同背部肌肉夠力,有助於翻身。
開始踢腿、轉動身體
BB會踢腳、拗腰,甚至試圖用身體郁動自己,呢啲都係翻身前兆。
寶寶翻身有什麼好處呢?
翻身唔止係一個新技能,仲有助於BB整體發展,包括:
加強肌肉、感官發展
翻身時BB需要動用頸部、背部、腹部同手腳嘅肌肉,有助於提升整體肌力,為日後學爬行打好基礎。同時寶寶可以看到的視線方位更廣,可以刺激感官及眼球控制的能力。
改善平衡感與協調性
BB要成功翻身,需要身體各部分協調運作,呢個過程能夠訓練佢哋嘅平衡感同動作控制能力。
增強探索能力
翻身讓BB更容易觀察四周環境,提高對世界嘅興趣,亦有助於提升認知發展。
爸媽可以怎樣幫助BB練習翻身?
如果BB未主動翻身,爸媽可以用以下方法幫助佢哋學習:
增加趴臥時間( Tummy Time )
每日俾BB有時間趴住玩,提供趴姿的時間,有助於鍛鍊頸部、肩膀同背部肌肉,為翻身做好準備。
透過玩具吸引BB翻身
可以將BB最鍾意嘅玩具放在側邊,吸引佢轉頭望,繼而郁動身體嘗試翻身。
輕輕協助BB翻身
當BB準備翻身時,爸媽可以用手輕輕推動佢嘅臀部,幫助佢順利完成動作。
俾BB一個安全、舒適嘅練習環境
建議喺地板上鋪一張防滑、軟墊的嬰兒地墊,確保BB練習時唔會撞親,亦避免BB翻身後卡住而受傷。
這個時候好多家長都可能會考慮幫BB購買BB圍欄和地墊,幫佢哋打造一個安全、舒適的環境,練習翻身。
不過市面上有咁多個圍欄地墊,又應該點揀?香港媽咪最愛嘅韓國品牌Caraz地墊選擇嘅時候又有咩技巧?
延伸閱讀:Caraz地墊購買指南:幫BB打造最安全舒適的遊戲場地
嬰兒翻身注意事項
BB開始翻身後,爸媽要留意以下幾點,以確保BB安全:
唔好將BB獨留喺高處
BB學識翻身後,隨時會自己郁動,唔小心就可能由床、梳化或者換片枱跌落嚟,所以千祈唔好獨留BB喺高處。
除此之外,如果寶寶在床上練習翻身,亦需要注意床上的被、枕頭擺放位置,以免BB翻身有 仰躺時 姿勢變成 俯臥 時造成窒息的可能。
避免過於柔軟的墊子
如果BB喺太軟嘅表面(如厚被鋪、沙發)翻身,有機會影響動作發展,甚至增加窒息風險。建議使用適當厚度嘅嬰兒地墊,確保安全。
著鬆身啲嘅衫
太緊身或太厚重嘅衣物會限制BB活動,影響佢哋翻身,所以建議選擇寬鬆、透氣嘅衣物。
時刻觀察BB狀況
每個BB發展速度唔同,如果BB到6-7個月仍然無明顯翻身動作,或翻身後經常發生意外跌倒,建議諮詢醫生意見。
BB翻身係成長重要一步,爸媽要俾多啲耐性!
BB翻身係一個大突破,唔單止係肌肉發展,更係佢哋探索世界嘅第一步!作為爸媽,最重要係俾BB足夠時間、空間去練習,唔需要太心急。
嬰兒地墊係幫助BB學翻身嘅好幫手,能夠提供一個安全、舒適嘅環境,減低受傷風險,讓BB更自在探索新技能。如果你想為BB選購合適嘅嬰兒地墊,記得要揀防滑、防水、好清潔嘅款式,確保BB可以安心練習翻身!
延伸閱讀:BB圍欄怎麼選?2025最新嬰兒圍欄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