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發燒

嬰兒發燒怎麼辦?新手爸媽必學的6大退燒處理方法與照顧重點

文章目錄

寶寶一發燒,爸媽總係無覺好訓,擔心一整晚?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,BB發燒我們都可以輕鬆處理。本文將帶你了解:寶寶是不是「真的在發燒」、體溫該怎麼量、居家照顧有哪些方法,以及什麼情況下應該立刻就醫,讓你也能安心應對、守護寶寶健康!

嬰兒幾度算發燒?

BB發燒原因

BB發燒原因

在了解嬰兒發燒原因前要知道,發燒其實是寶寶身體的一種「防禦模式」。

當有病毒或細菌跑進身體裡,免疫系統就會升高體溫把這些「侵略者」清除,同時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,把病菌趕出去。

常見引起寶寶 發燒的原因 有:

  • 病毒感染: 發燒最常見的原因,像是感冒、流感、腸胃炎、玫瑰疹手足口病(腸病毒)等等。
  • 細菌感染: 相對來說比較嚴重一點,像是中耳炎、扁桃腺發炎、泌尿道感染、肺炎等,這種狀況需要醫生開抗生素來幫忙抵抗感染。
  • 打完預防針: 有些寶寶疫苗注射後,會出現輕微發燒,這是身體對疫苗產生反應的正常現象,通常1- 2 天就會退。
  • 環境太熱: 如果寶寶穿太多、蓋太厚,或是待在太悶熱的環境,體溫也可能會升高。

嬰兒體溫量度方法(耳探/腋探/肛探)

好多新手爸媽其實都不太知道如何正確量度BB的體溫,而且有時BB太小,並非所有的量度方式都準確,不同的體溫計、測量部位,都會影響準確度。

耳探(耳溫)

測量時要把寶寶的耳朵往後上方輕輕拉一下讓耳道變直,再將耳溫槍探頭輕輕放入耳道。等耳溫槍發出嗶一聲之後再取出。

耳溫槍所測量的正常嬰兒體溫大約在35.7-.37.9℃之間。

耳溫槍快速方便,很多爸媽都愛用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新生兒因為耳道比較窄,可能會影響測量體溫的準確度,尤其3個月以下的嬰兒都不太適合使用。

腋探

使用腋溫計幫寶寶量體溫時,要先將溫度計恢復到可測量的狀態。如果是水銀溫度計,需要把溫度恢復到 35℃以下;如果是電子體溫計,則記得歸零後再開始測量。測量時將體溫計夾在寶寶的腋窩正中央,讓體溫計與皮膚緊密貼合,這樣測量才會比較準確。

腋溫計所測量的正常嬰兒體溫大約在36.6~37.5℃之間。

由於它測的是體表溫度,準確度會稍低一些,不過因為測量方式較溫和,寶寶通常比較能接受。如果用腋溫測到寶寶體溫偏高,建議再用耳溫計或肛溫計做一次確認,會更準確。

肛探

測量時務必事先清潔溫度計,再讓寶寶趴著或仰躺雙腿抬高,在溫度計前端塗抹少量凡士林或嬰兒油潤滑。輕輕地 將溫度計 前端插入肛門約1.5-2.5公分,停留 1 分鐘或直到體溫計發出提示音。

正常嬰兒肛探的體溫大約在36.8~37.7℃之間。

肛探是最接近寶寶身體內部體溫的測量方式,準確度最高,因此對於需要謹慎評估的三個月以下小寶寶,醫生大多會建議新手爸媽使用這個測量方式。

額溫

額溫槍容易受到環境溫度、流汗、有沒有瀏海等因素影響,準確度浮動較大,僅適合做為初步篩檢。測量時將額溫槍對準寶寶額頭中央,距離約2-3公分,按下測量鍵即可。

正常嬰幼兒的額溫大約在35~37℃之間。額溫槍操作起來方便快速,並且是非接觸式,多數寶寶對額溫測量接受度比較高。

口溫

在測量口溫之前,記得要先將體溫計清潔並消毒,避免細菌滋生或交叉感染。若寶寶剛吃完食物,至少間隔30分鐘後再測量,以免食物的冷熱影響結果。測量時將體溫計放在寶寶的舌頭下方,然後請寶寶輕閉嘴巴,保持體溫計固定不動,等待裝置顯示結果。

嬰幼兒的平均口溫約在35.5~37.4℃。口腔的溫度會因為口腔黏膜的影響使測量結果低於實際體溫,加上測量時需要寶寶的配合,對年紀太小或無法配合的寶寶來說,操作上會比較困難,因此這種方法較不建議用在一歲以下的嬰兒。

背溫

背溫測量與額溫類似,容易受環境和皮膚表面狀況影響,準確度相對較低,只能作為參考用。進行背溫測量時,可以讓寶寶平躺在床上,再將體溫計放置在兩片肩胛骨之間的位置,保持靜止大約10分鐘。背溫所測量出的正常嬰幼兒體溫約在35~37℃。

這種測量方式比較適合一個月以下的新生兒或體型較小、活動力還不高的寶寶,因為他們比較不會亂動,更能穩定測量。

不管使用哪一種測量方式,因為寶寶身體比較嬌嫩,爸媽在操作時一定要動作輕柔、小心,避免弄痛或傷害到寶寶。

寶寶剛活動完、哭鬧完、洗完澡時,體溫都可能稍微偏高,建議在寶寶情緒平穩的時候再量會比較準確。

嬰兒發燒度數

嬰兒發燒度數

嬰兒的正常體溫大約落在 36.5℃~37.5℃ 之間,當體溫超過這個範圍,就要留意了。

而且不同月齡的寶寶發燒標準也會有點不一樣:

  • 未滿三個月的寶寶:不論是肛溫還是耳溫只要量到 38°C都算是發燒!這時請別猶豫,一定要馬上帶寶寶去看醫生!
  • 三個月以上的寶寶: 當肛溫或耳溫量到 38.5°C或是腋溫達到37.5°C,就算發燒了。

幾多度發燒要看醫生?就醫的7種情況

儘管大部分 兒童發燒都能在家好好照顧,但有些徵狀可是警訊,絕對不能拖延!以下這7種情況,請務必馬上帶寶寶去看醫生。

3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

未滿三個月的初生寶寶抵抗力很弱,發燒可能是嚴重感染的警訊,所以只要肛溫或耳溫量到 38°C,不論有沒有其他症狀,都請立即帶去醫院急診!

體溫過高不退

即使吃了退燒藥溫度還是很高,或是燒燒退退、反覆燒超過72小時都還沒完全退燒,就該帶寶寶去看醫生檢查。

寶寶精神不佳、哭鬧不停、嗜睡

如果寶寶看起來有以下症狀:

  • 昏昏欲睡,叫不醒或很難叫醒
  • 眼神呆滯,對周遭反應很差
  • 一直哭鬧,很難安撫,不像平常的哭聲
  • 看起來很虛弱,軟綿綿的

這些都是判斷寶寶狀況嚴不嚴重的重要警訊,可能代表寶寶身體非常不舒服或有潛在的嚴重問題,務必儘快去醫院。

呼吸急促、困難或抽搐

寶寶在高燒時如果伴隨以下這些呼吸道狀況,也請立刻就醫,別再觀察等待。

  • 呼吸速度變快,比平常喘很多。
  • 呼吸時胸口凹陷,或發出像小狗哮吼聲。
  • 嘴唇、指尖發紫。
  • 發燒合併抽筋(熱痙攣)。

有些寶寶在高燒時會抽筋,如果抽筋持續時間較長(超過5分鐘)或抽完寶寶意識不清楚,都應立即就醫,讓醫師確認是否有其他神經系統或呼吸道感染問題。

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斑點、疹子

如果你發現寶寶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紅點、瘀青或紫斑,尤其是那種按壓後不會變淡或消失的,千萬不要忽視!

這可能不是單純的熱疹或過敏,而是某些嚴重感染或出血性疾病的警訊,這類皮膚變化通常會伴隨高燒、精神差的症狀,建議儘快就醫檢查,讓醫師進一步判斷。

嚴重脫水跡象

發燒容易讓寶寶脫水,而脫水對小兒來說是非常危險的,出現以下情況爸媽一定要特別留意:

  • 尿量明顯減少,或尿布很久沒濕
  • 哭泣時沒有眼淚
  • 嘴唇和口腔非常乾燥
  • 嬰兒頭頂的前囟門凹陷(摸起來有個軟軟的凹陷處)

持續嘔吐或嚴重腹瀉

如果寶寶出現持續嘔吐、喝什麼吐什麼,或是拉肚子非常嚴重,次數多、水分多,也可能導致脫水,需要就醫評估。

寶寶的身體很脆弱,只要有覺得哪裡不對勁或不安、擔心,就算沒有完全符合上述所有症狀,也可以立刻帶寶寶去看醫生,讓專業醫師評估,爸媽也會比較安心。

BB發燒怎麼辦?6大居家照護方法

6大居家照護方法

寶寶發燒了先別慌!在決定要不要去看醫生前,爸媽可以先做一些居家護理,幫助寶寶舒服些:

多喝水,補充水分

發 燒會 讓身體的水分流失得很快,出現脫水的情況,所以補充水分絕對是照顧的第一要務!

如果寶寶已經開始吃副食品,除了開水也可以給他喝稀釋的果汁、米湯;6個月以上的寶寶,也能補充一些電解質水,幫助維持體液平衡。

只要寶寶願意喝,就讓他多喝一點沒關係,這對退燒和恢復都很有幫助!

維持室內通風與輕薄穿著

許多爸媽都以為發燒就一定要把寶寶包得緊緊的,這樣反而會讓熱氣散不出去,燒得更厲害。

建議把室溫保持在25 ~ 27℃,保持通風涼爽,幫寶寶換上寬鬆、吸汗、透氣的棉質衣服,能幫助身體散熱。

如果寶寶手腳冰冷,表示體溫還在往上升,可以先蓋一層薄被讓他暖和,等手腳暖了再移開。

適度物理降溫、溫水擦拭

物理降溫的目的是讓寶寶感覺舒服一點,而不是讓寶寶立馬就退燒。以下提供幾種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:

溫水擦拭:用大概 32 ~ 34°C 的溫水,只要比體溫稍微低一點,摸起來溫溫的就好,輕輕擦拭寶寶的額頭、脖子、腋下、鼠蹊部等血管比較多的地方,可以幫助身體散熱。

溫水澡: 如果寶寶精神狀況不錯,也可以讓他洗個溫水澡。不過洗完後要趕快擦乾穿上衣服,避免著涼。

退熱貼: 主要用於 輔助降溫,雖然對降低體內發燒溫度幫助有限,但能讓寶寶感覺舒適。使用退熱貼要注意時間,避免長時間使用以免凍傷肌膚,也不適合在寶寶手腳冰冷(發冷期)時使用。

千萬不要用酒精擦拭寶寶身體!酒精可能會透過皮膚吸收,造成酒精中毒。也不建議使用冰敷或冰枕來退燒,因為太冷的刺激會讓血管收縮,反而阻礙寶寶散熱。

按醫生指示服用退燒藥

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.5℃或是很不舒服,可以依照醫生指示服用退燒藥。

嬰幼兒退燒藥最常見的是「乙醯胺酚 (Acetaminophen)」和「布洛芬 (Ibuprofen)」兩種成分, 兩種藥都有固定的服藥間隔時間,一定要等時間到了才能再給藥,不能因為沒退燒就頻繁給藥。

在給寶寶服用退燒藥前,務必先諮詢醫生或藥師的專業建議,確認適合的藥物與劑量,如果是未滿3個月的寶寶只要出現發燒,請馬上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。

注意寶寶肌膚清潔

發燒時寶寶容易流汗,保持皮膚乾爽可以預防濕疹或其他皮膚問題。

寶寶發燒時,爸媽要記得勤快地幫他擦汗、換掉濕掉的衣服和尿布,避免濕熱悶住肌膚,減少紅疹或不適情況加重,也能讓寶寶更舒服、更快恢復。

定時測量體溫

持續觀察寶寶的體溫變化,每隔2 ~ 4小時量一次,並紀錄時間、方法與藥物使用情況,這樣去看醫生時,也能提供給醫生參考。

嬰兒發燒常見問題

小朋友發燒39度要馬上看醫生嗎?

如果寶寶未滿 3 個月,只要發燒到38度以上請立馬帶去看醫生。

如果寶寶是三個月以上,發燒到39度,但精神狀況還不錯、願意喝水,而且沒有上面提到的危險訊號,爸媽可以先在家裡觀察,並嘗試物理降溫和給予退燒藥。但如果燒一直沒退,或看起來很不舒服,當然還是要去看醫生。

嬰兒發燒要蓋棉被嗎?

大部分情況下,建議不要幫寶寶蓋厚棉被!

發燒時身體需要散熱,如果蓋太多、穿太厚,反而會把熱氣悶在身體裡,讓寶寶體溫更高,更不舒服。

寶寶發燒可以吃退燒藥嗎?劑量怎麼抓?

可以的,適當使用退燒藥可以幫助緩解不適。

退燒藥的劑量是根據寶寶的體重來計算的,務必依照兒科醫師的處方或藥師的指示給藥。通常藥袋上會標示,如果還是不確定,一定要問清楚。

寶寶發燒時,還能喝奶或吃東西嗎?

當然可以!發燒時身體需要能量來對抗疾病,也更容易脫水,所以補充營養和水分非常重要。

少量多次、維持補水和營養,是幫助寶寶恢復元氣的關鍵。無論是喝母乳、配方奶、溫開水、稀釋的果汁或米湯,只要寶寶願意喝,都可以盡量補充。

寶寶燒退了還會再燒起來嗎?

寶寶反覆發燒是常有的事,特別是病毒 感染引起的 體溫上升,因為身體還在跟病毒對抗,免疫系統會持續運作,所以體溫可能會反覆升高又下降。

只要寶寶在退燒時精神活動力恢復正常,通常就不用太擔心。

新手爸媽的育兒好拍檔|Doremi3babies嬰幼兒用品專門店

新手爸媽在育兒路上難免手忙腳亂,但只要準備充分就能從容應對!Doremi3babies 是香港在地的人氣嬰幼兒用品專門店,深受許多爸媽喜愛。我們精心挑選各類高品質、安全又實用的嬰幼兒用品,分享專業育兒資訊,陪你一起守護寶寶的身體健康,讓育兒生活更輕鬆、更安心。

關於我們

DOREMI三寶 ─ 嬰兒用品店 (DOREMI3BABIES) 由2017年成立,至今累積逾10,000 FB LIKE。



嚴選高品質 嬰兒用品,產品大部份來自韓國及日本品牌,得到店主姨甥囝囡及多位客人實證好評,陪伴小朋友健康成長。